当前位置:金骏眉 > 茶道与生活 >
茶叶分类CATEGOR
金骏眉知识ZHISHI
金骏眉功效GONGXIAO
金骏眉泡法PAOFA
金骏眉保存BAOCUN
金骏眉工艺GONGYI

桐木兄弟的金骏眉红茶梦想

2016-10-11 14:24 责任编辑:侯海波
在茶行业里,“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店”……屡见不鲜,似乎这份古老的职业总是因为家族的传承显得质朴而神秘,但是在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企业化的运作已经替代了原有的家庭作坊,成为每家茶企发展壮大的必修课。

在武夷山桐木村,一家经历了数十年风雨的“老茶厂”,在一对年轻的兄弟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传统的茶叶企业在向现代型企业转变过程中,又会遇到怎样的发展问题?他们的答案是一致的:坚持传统,才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5月的桐木村,或许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之一,草木繁盛。郁郁青青,尽管大雨磅礴阻挡了我们上茶园的脚步,但是家家茶厂里飘来的缕缕茶香还是让肃穆的小村显得那样的可亲可爱。

金骏眉

来到武夷山市桐木茶厂,年轻的厂长傅登明正在二楼室内大平台摊青,弟弟傅登亮领我们参观完厂房,很自然地接过哥哥手中的茶青一道忙活了起来。看着栏杆外的大雨,登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来的还真是时候,刚好下雨,我们才有空。”是的,茶季是一年中茶人们最繁忙的时候,连睡觉的时间都是“偷出来的”。

从“做量”到“做精”

采访在茶厂的审评室里进行,走进审评室,一个带锁的资料柜首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里面满满当当的茶罐新旧差异极大,有些茶罐已是锈迹斑斑,有些茶罐上的标签则已经泛黄,有些茶罐上的标识都已经模糊不清了……见我们好奇,登亮便向哥哥要钥匙打开茶柜让我们参观。只见登明一边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钥匙,一边对我们说:“这些都是茶厂几十年存下来的茶样,现在都是宝贝了。”的确,这些带着时间印记的茶罐已经记载了桐木两代茶人的奋斗史,也见证了桐木茶叶从崇安县到武夷山市的几番变迁。老一辈茶人对传统制茶工艺近乎执著的坚持和新一代茶人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奋起拼搏的经历都浓缩在了这一柜的茶样里。

1997年,桐木茶厂改制,从那时起,哥哥傅登明开始挑起了茶厂的经营重担,当时的他真可称得上是里里外外的“一把手”,不但要负责厂里的生产与管理,还要负责茶叶的经营和销售。茶乡里出身的孩子对茶叶天生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种茶、制茶似乎就是与生俱来的才能。改制后,性格严谨周全的登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茶叶从“做量”转为“做精”,从收购青叶开始,他严把生产关,亲自盯紧茶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桐木”红茶过硬的品质。短短几年时间,桐木茶厂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原生态茶山5000余亩。工厂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粗制厂房两座,精制加工厂一座,武夷山市少数几家拥有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认证的茶叶出口企业。

茶叶,是食品,做茶要对喝茶的人负责;茶叶,是饮品。做茶要对爱茶的人负责;茶叶,是产品,做茶还要对身边的茶农负责——这是傅家兄弟制茶卖茶的理念。每年春茶下来的时候,桐木茶厂的收购价都成为整个桐木村当年茶价的风向标,茶厂每年的定价更是桐木茶农的定心丸。桐木里有很多小茶厂都与桐木茶厂定下和约。毛茶由茶厂来把关质量和收购,傅登明说这么做,既保证了桐木村里的红茶不至于因为恶性竞争而导致价格混乱,也让这些小茶厂能把心思放在提高茶叶品质上。大胆放心地去做茶。

我们几乎每年都来桐木村,这两年红茶市场的红火给桐木村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车多了、广告牌多了。聊到这,傅登明笑着说,“市场越热,生产就更要做精做好。普洱茶、龙井、铁观音都曾经热过,一种茶类热过之后都会有一个下坡路,但真正好的企业是没有下坡路的。好的企业只要做出好的产品,不会受市场的影响,所以我的责任就是把产品质量做到最好。”面对自己的职责,傅登明有着桐木人特有的坚持和执著。

“助教”卖茶

但面对市场越来越刁钻的需求,身兼数职的登明也深深地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分量,2003年开始,登明开始打起了让弟弟登亮学成后回茶厂负责市场销售的主意。“当时我和父亲说了这想法,父亲并不是很赞同,毕竟当时的茶叶市场远没有今天这样好,他担心刚出校门的登亮会应付不来。”理解了父亲的顾虑,登明没有坚持,而是在第二年年底交给父亲一份详单,那是2004年关于桐木茶厂市场销售状况、市场分析、销售前景预估等的详细清单。父亲看完后很惊讶,原来红茶潜在的市场还是很可观的。看到父亲的反应,登明趁热打铁说道:“我的主业是在茶厂保证生产,销售还没有花力气,如果弟弟回来专门做销售,销售量翻番是很容易的。”父亲应允了。

虽然说服了父亲,其实登明心中也还是有一丝担心:当时登亮已经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如果回来做生意不成功,生怕花下去的时间、精力包括挫败感会打击到登亮。彼时的登亮在大学里当助教,稳定的生活状态也让他觉得少了些年轻人应有的挑战性。

“回来卖茶,怕不怕?”

“不怕!”

“不怕就回来!”

兄弟间的默契或许本不需要过多的言语。2005年,傅登亮辞去了大学助教的工作,带着哥哥给他的“做市场,不跑市场”的经营理念,回家“卖茶”。

相比哥哥的严谨,弟弟傅登亮显得开朗很多。有了全家人的支持,初生牛犊的他在哥哥铺好的路上走得很顺。一边是哥哥“过继”来的熟客。一边是“可以亏3年”的承诺,还有每个月“必须花完的经费”,初涉茶业的登亮觉得卖茶着实是份轻松的活儿,只是轻松之余,他也暗自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从2005年到2007年3年间,登亮每年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得意的他开始有点膨胀,“那时的我真有点‘虚心接受死不悔改’的样子。”登亮笑着说道。不过,随之而来的一次挫折适时地给他浇下了一盆醒脑的凉水。“那是一笔近10万的损失,出事后,哥哥只是告诉我这件事哪里错了,父亲则说,这个损失影响不了大局,但损失不小,你自己心里要有数。”家人的态度让登亮没有因挫折倒下,反而变得更成熟起来,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认真看待原本觉得轻松的市场销售。他虚心听取同行的经验,学会从大局考虑问题,摸索适合桐木茶厂的经营策略。

今天,坐在我们面前的傅登亮“这些年在我外面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大胆地往前冲,家人除了给我支持,还会帮我踩刹车。”说起家人的影响,登亮不禁感动地说道。

金骏眉

坚守400年的传统

面对金银骏眉在茶叶市场掀起的狂潮。年轻的傅家兄弟显得格外冷静,“金银骏眉是特殊茶,各地都在做,复制性很强,生命力有限。传统工艺的红茶就不一样了,它受地域、工艺等客观因素制约,离开了桐木,就没有特色了。”傅登明告诉我们,也因此,兄弟俩达成了共识——坚持做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

无法复制的“桐木味”是桐木小种红茶的优势,也是桐木茶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站在市场前沿的傅登亮觉得小种红茶目前还处于“散、乱、小”的阶段,部分茶人没能站在行业的高度上去看一个茶种的生存与发展。“现在武夷山的很多茶人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点,还在为市场的火热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如果没有传统的正山小种制作工艺。桐木红茶百年的基业很可能就会毁在桐木人自己的手上。”

“不可否认,金银骏眉打开了红茶的市场,也让传统正山小种的知名度逐步提升。金银骏眉作为桐木红茶里的特色品种自然有它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传统的小种红茶历经了400多年的时间洗礼,几代茶人的千锤百炼,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它呢?”坚持传统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兄弟俩对此坚信不移。

后记

采访结束后,热情的兄弟俩邀请我们在他们家吃午饭,傅妈妈的拿手好菜让我们胃口大开,我们也见到了兄弟俩口中的“父亲”,他也是桐木里的老一代茶人,制得一手好茶,如今已经退居二线。过上了含饴弄孙的晚年时光。登明一边在给父亲斟酒,一边说着今年厂里茶叶的收购和制作情况,不想却被父亲大手一挥给打断了,“说了不管这些了,你们又来说。现在我和你妈妈就负责享福,茶厂是你们的事了,你们觉得行就行。”

“爸爸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兄弟俩自信的回答让老人已经泛红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时,窗外的大雨依旧,但是沁人的茶香已然随着傅家兄弟的红茶梦想飘进了每一个爱茶人的心田。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官网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山金骏眉红茶客服QQ号QQ号:513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