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红茶,盘踞西方主流品饮文化300年不衰,与星巴克还有大大小小的咖啡屋一起,成为西方国度除咖啡以外最举足轻重的饮料,中西两种文化相容并立。可就是这样一种源于中国且创造过辉煌历史的茶叶,我们想寻觅它时,看到更多的却都是穿着“立顿”的外衣。
但今年国内的红茶市场却异常火热,在云南,普洱茶热过之后,传统的滇红又重返人们的视线;在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也开始慢慢被茶客们所熟知,特别是以“金骏眉”为代表的新工艺小种红茶,更是以黑马之势迅速成为茶客们争相追捧的茶品,今年的收购价和市场价都翻了好几倍,连邓时海老师在走进了武夷山桐木关之后,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普洱茶之后,崛起的很可能是红茶。
是什么让正山小种能有这样的魅力,让它能够持续数百年璀璨于世?让邓时海老师远赴武夷山,执意要进入桐木关探寻百年红茶的发源地?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桐木关,在世界自然遗产的腹地,与茶对话,与茶人对话,与历史对话,还世人一个真实的小种红茶。
“眉”飞色舞OR群“眉”乱舞?
今年的正山小种市场注定是火热的,有飞涨的价格为证。去年年底,本刊也曾有一篇详解“桐木关四大花旦”的专题,把“金骏眉”、“银骏眉”等新工艺小种红茶推向了市场,让茶客们见识了新工艺红茶的魅力,给沉寂许久的红茶市场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市场动力。
然而,在今年正山小种红茶价格水涨船高的背后,种种关于小种红茶的担忧也渐渐浮出水面,在茶客们对小种红茶还不完全了解,特别是对“金骏眉”等新工艺红茶抱有盲目推崇心理的时候,价格的飞涨能持续多久?当各种冠以“眉”字辈茶品满天飞的时候,人们对红茶的了解接受程度究竟如何?……太多的疑惑拷问着刚刚兴起的小种红茶。在小种红茶新工艺缺乏行业标准、市场又过热的利益驱动下,以“金骏眉”、“银骏眉”为代表的高档小种红茶很容易偏离健康的发展轨道。如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例子已不在少数,这对于一个市场的正常和长期的发展,以及“正山小种红茶”的世纪品牌无疑有很大的冲击。
“金骏眉”、“银骏眉”的独特与稀缺
“金骏眉”、“银骏眉”的高价主要是由它的特定性、稀缺性决定的。首先是“金骏眉”、“银骏眉”所采用的茶青都是桐木关海拔700~1500米范围内的茶青,脱离了这个地域范畴来谈“金骏眉”、“银骏眉”是没有意义的;其次是“金骏眉”、“银骏眉”的采摘时间必须是谷雨前后、非雨天时人工采摘的单芽或是一芽一叶,50000颗芽头做1斤金骏眉,30000个芽头做1斤银骏眉。由于一个熟练的采茶工一天只能采不到10000颗芽,所以在时令期内能采摘的茶青非常有限;最后则是制作工艺问题,因为茶芽很嫩,做青环节不好掌握,一旦走水控制不好,基本上就决定了这不能成为一泡好茶,而整个桐木关里真正掌握这门制作技术的不会超过10个制茶师傅!
独特性与稀缺性决定了“金骏眉”、“银骏眉”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这就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去追逐利润,于是各种版本的“XX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不仅是桐木关里,周边县市的茶青运进桐木关制作出来的茶品,也照样冠以“金骏眉”、“银骏眉”的名称。也因为“金骏眉”、“银骏眉”属于市场经济下的新工艺、新产品,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业标准,什么样的口味才是对的?什么的标准可以参照?各抒己见的现状导致目前市场的混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面对这样良莠不齐、龙蛇混杂的市场,又有多少消费者能慧眼识珠?
而这种产品概念上的混乱也不仅存在于“金骏眉”、“银骏眉”等高端茶品上,相同的情况在传统正山小种红茶上也同样存在。周边县市的茶青调进桐木关,加工后再从桐木关里面出来就是穿着“正山小种”的外衣了,市场上若非行家是很难区分松烟香下的茶叶本质,毕竟在利润面前很少有人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更何况是缺少市场品牌意识的山里茶农?
真实的桐木关
桐木关位于星村镇的最北边,武夷山脉黄岗山主峰中下部,海拔平均在1000米,挂墩、江墩、庙湾、麻粟等自然村是主产区,最新普查的茶叶种植面积已有6000亩,均分布在海拔700~1200米左右的山体下部或峡谷地带,年产量50~60万斤,高海拔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茶叶品质因为区内丰富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而越显优异,土壤的物理性状优良,土力肥沃,雨量丰富相对湿度大,森林和雨雾把太阳的直射光折射形成漫射光,更有利于茶叶的光合作用,提高茶叶有机物质的积累。独有的地理环境与植被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而这也正是“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的根本区别,其他地区的茶叶尽可以模仿“正山小种”的制作工艺,但绝做不出正山小种独特的“桂圆香气”。
关于正山小种起源的时间没有确切记载,可考的应该是出现在明末清初,也就是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之间,而当时盛行的海外贸易为新生的正山小种红茶打开了外部市场,几经波折于19世纪达到顶峰。当时正山范围内的厂户约有六七百户,年产量有30万斤,茶庄茶行大小约有二三十家。解放之后,正山小种的生产又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并且于1988年诞生了桐木关最大的茶厂——“武夷山市桐木茶厂”,也就是现今“桐木茶叶有限公司”的前身,到1992年时该厂的年产量已达到20.5万公斤。(引自《武夷正山小种红茶》,邹新球著)
内忧外患下的挑战与机遇
在今时正山小种大喜亦大忧的背景下,作为桐木关的老厂,面对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于是,我们走进了“桐木”茶叶有限公司,就有了以下《海峡茶道》与桐木茶叶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傅登亮(以下简称傅)的这段对话。
《海峡茶道》:今年“金骏眉”、“银骏眉”等一些新工艺的红茶在高端市场上表现活跃,北京、福州以及广东地区的市场尤为明显,但因此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您从行业的角度怎么看待小种红茶的迅速崛起?
傅:由“金骏眉”、“银骏眉”带来的正山小种红茶市场升温很快,但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市场也确实有些混乱。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已经超过了桐木关的生产能力,为了满足市场量的需要,就要扩大生产规模。但桐木关属于自然保护区内,开山种茶是不可能的了,茶农在有限的茶青供应下一味地用外地茶青来扩大产量,完全没有考虑到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小种红茶目前还处于“散、乱、小”的经营状况,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部分茶人没能站在行业的高度上去看一个品牌的生存与发展,没有可持续发展高于眼前利益的规划。现在用外山的茶青做小种红茶,消费者是分辨不出来,但这样的生意能做多久?一次两次,市场很快就透明了,消费者又不是木脑袋。现在武夷山的很多茶人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点,还在为今年市场的火热而沾沾自喜,为红茶春天的到来而欢呼雀跃,殊不知,正山小种百年的基业一不小心很可能就会毁在桐木关人自己的手上!但已经有一些年轻的茶人正在重视“品牌”这个问题,这对正山小种
红茶来说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好现象。
《海峡茶道》:对于市面上存在“用政和以及坦洋的茶青加工正山小种红茶”的说法,您是怎么看待的?
傅:“正山小种、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并称福建历史四大红茶,各有特色也各有差别。工夫红茶的制作技术其实并不亚于正山小种,只是生长环境不同,茶品的内质上不同。它们当中也不缺乏上等的精品,特别是这些年当地政府大力扶持推广茶产业,三大工夫红茶正在慢慢地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做大做精对于它们来说只是时间问题。我觉得四大闽红应该保留和坚持各自的特色,让市场上的福建红茶多开花、开好花,只有市场百花齐放才是红茶真正春天的来临!
《海峡茶道》:作为正山小种的老企业,是什么让“桐木”一直走到现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
傅:“桐木”茶叶有限公司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张天福老人,当年“红改绿”时他提议要保留正山小种的传统制作工艺,在他的多方奔走下才得以有正山小种的今天。当然,“桐木”公司只是红茶事业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分子,如果没有我父辈这代茶人的辛劳奋斗,也不会有小种今天的辉煌,这两点是大前提。任何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品质的保证,这是我们一直也将永远坚持的;其次就是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我坚持红茶是一件商品,不是艺术品,两三百元的中档茶是普通消费者都能接受的。因此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我们把利润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有人愿意去消费我的产品,产品的渠道和区域就会扩大,我想我们的企业会做得更大,走得也会更远!
《海峡茶道》:从企业的角度去看整个行业,你觉得小种红茶正面临的问题或压力,除了内部环境之外还有没有来自外部的呢?对“桐木关”来说,它的明天又会怎样?
傅:外部的压力一部分是来自省内三大工夫红茶的崛起,一部分是国内以滇红、祈红为主的省外红茶的竞争压力,但这些压力在一定环境下可以转化成为促进正山小种红茶发展的动力。我本人最担心的还是社会舆论的影响,当红茶的某些属性被夸大化之后就成了炒作,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了,我不想正山小种被当成下一个“普洱”。所以也希望社会能够给小种红茶一个理性的生存空间,多一些人文的关怀,在商业利益的背后让世界更多关注它的精神层面,正山小种的文化财富是世界茶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朵花,需要世人一起来呵护培育,相信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小种红茶的明天一定会继续灿烂下去!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微信号:13859366756 | QQ号:5131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