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骏眉 > 行业 >
茶叶分类CATEGOR
金骏眉知识ZHISHI
金骏眉功效GONGXIAO
金骏眉泡法PAOFA
金骏眉保存BAOCUN
金骏眉工艺GONGYI

陈宗懋——制茶大国长远发展,就要有足够的科技来做支撑

2020-02-08 11:07 责任编辑:tony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茶,源于中国。要想使我国这个产茶、制茶大国长远发展,就要争取更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就要有足够的科技来做支撑。

1958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杭州成立。

1964年8月,中国茶叶学会在在杭州成立。

197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在杭州成立。

1988年8月,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杭州成立。

近代以来,华茶的垄断地位逐渐被后来居上的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所打破,而华丽的桂冠也日益暗淡以至于最终迷失。1935年,著名茶学家吴党农、胡浩川在《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分析指出: “华茶对外贸易的所以衰落……不能利用科学方法改善茶质以迎合国外的嗜好者,亦居其半数。”同时,他们还提出了科技兴茶的具体措施。

然而,科按兴茶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世纪50年代初,针对生产世纪,茶业科技工作者研究总结了一系列老茶园改造技术,对当时茶叶生产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0年代,高栽培技术、良种选育与推广、加工技术改革及初精制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在增加茶园面积、提高茶叶产量及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就品质及产品附加值而言,似乎还是没能彻底超越传统,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总是给人以“原料茶"的形象。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愁曾形象地把中国茶业比作在天空中额翔的飞机,“它有两只翅膀,一只是茶科技,另一只是茶文化。”在中国茶业70载的壮丽途程中,科技创新为茶这一历史悠久的产业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从国家到地方(产茶区),从农业部门、科研院校所的专家学者到基层科技人员、企业研发团队,茶业科技工作者们通过不懈地努力,为中国茶业科研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 :由上世纪50年代初的局限于栽培加工扩展至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病虫害防治、载培、加工(初精制及深加工)、保健功效、综合利用、包装贮藏等多个领域,并与食品科学、医学、生物化学、信息科技等多学科进行交叉渗透融合,使原本“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逐步迈向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精深化、智能化、数字化,实现了一二三产全产业链的大融合,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 19782007年,全国茶叶科研共获得了200多项成果。近十多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而成果转换也正不断提速。截至2016年,我国茶叶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

新中国70年的茶业科技发展之路,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做了一个精彩的注脚。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金骏眉官网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武夷山金骏眉红茶客服QQ号QQ号:5131798